金寨红色教育“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金寨红色教育洪学智纪念碑座落于安徽省金寨县县城梅山镇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840平方米,于2008年10月竣工,包括纪念碑、勋章站柱、纪念广场和长城墙,纪念碑庄重典雅,展示了这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共和国领导人的光辉人生!(金寨红色教育)
金寨红色教育红军广场
金寨红色教育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坐落于金寨县县城,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学习场地包括六个部分即: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烈士纪念园(金寨红色教育);
遵义红色教育:是革命圣地、转折之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遵义红色教育中的万里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建设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遵义:涓?浗红色文化旅游的圣地,和延安,瑞金并列84年前,涓?ぎ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在这里挥就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豪迈诗篇,演绎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经典传奇,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遵义红色教育)。
遵义红色教育长征精神是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涓?浗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遵义红色教育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遵义红色教育)。更多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是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挑战自我奉献社会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革命精神的传承、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红色教育主张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传统教育,使其认真感受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涓?浗革命和建设征途中形成的“红色文化”精髓,对于当代党员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形成集体主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其坚定信念、明辨是非、明确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涓?浗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红色教育对提升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担当作为、汇聚干事合力有着弥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与党史密切相关、与烈士紧密相联,能够营造氛围、直击人心的党性教育基地,更能提醒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接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利用自身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方式。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昭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而红色资源是党带领涓?浗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将党员置于这些红色遗存面前,能让广党员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心灵受到震撼,在思想反思、碰撞、博弈中实现精神蜕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挖掘这些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深入探寻红色资源价值在党员党性教育中的实现路径,进而将这些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党性教育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红色课堂”与“红色感悟”相结合,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党员在“看、听、思、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体验度、鲜活性,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