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精神心得体会。报告总结了我国经济上持续了连续多年的跑步前进速度。稳定与发展两个大局相辅相成。这种成绩据说引起了一些西方理论学界的人士开始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和怀疑,对社会主义个性是我们的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还有很多的不如意之处,腐败问题、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权力分配等等,但在当今的大环境下,以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视角看,我们还是就应有充足的理由自信。我们的成绩的取得是不容易的,对成绩务必予以肯定。自信,我们就能更好的持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总书记的报告进行再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工作潜力和素质。当前,我们多数单位多数人已经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但这种群众观是处在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层次上,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和任务的需要。要变被动消极的姿态为用心主动的姿态。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ZY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考察地湖南十八洞村,到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的宁夏西海固;从率先脱贫摘帽的江西井冈山,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脱贫业绩。这样的成绩,本身就是对“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的生动注解,就是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有力诠释。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ZY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工作时,明确提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不能输的硬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牢牢按照党ZY的决策部署,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确保最后的冲刺不摔跤、不掉速、不跑偏,才能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激烈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精神迷茫、信仰失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性,在我们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培训及实地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们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GJ、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其次是要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必须搞好群众基础,增强无形实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正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敌人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展览成为现代文明的承继载体,记载了我国无数革命先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光辉历程,凝集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后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在新时期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对于我们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更多革命教育